【形態采制】
牽牛屬旋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,全株生毛。莖分枝纏繞,繞籬縈架而生。葉互生,心臟形,裂口寬圓,先端漸尖,葉柄長。夏季開花,花冠漏斗狀,上端集生2~3朵,先端分裂。花守時開閉,晨(4點左右)開似喇叭,午閉卷,其轉向恰好與莖轉向相反,莖總是逆時針纏繞。花雜色,色深者子黑,色淺者子白,故名黑白丑。療效黑速白遲。各地均有生長,山野、田間、墻角、路旁均有。
【養生保健作用】
牽牛子味苦、辛,性寒,有毒,入胃經、肺經、大小腸經。入藥始于陶弘景的《名醫別錄》,列為下品。牽牛子屬峻下逐水藥,峻烈,瀉水通便,消痰滌飲,殺蟲攻積,用于治療水腫脹滿、二便不通、痰飲積聚、氣逆喘咳、蟲積脹痛、蛔蟲、滌蟲、腳氣等。
【養生配方推薦】
(1)牽牛子20克,調大麥面粉200克,做成燒餅,臨睡用茶送下。適用于早期肝硬化腹水。
(2)牽牛子18克。研細末。每日1次,每服6克,用大棗10枚煎湯加紅糖調服。連服3日。治慢性腎炎水腫正氣未虛者。
(3)牽牛子150克(炒),延胡索、補骨脂(炒)各100克。共為末,煨大蒜為丸,梧桐子大,以煎蔥鹽湯內服。治腰痛不能俯仰者。
(4)黑牽牛子30克,檳榔15克,炒使君子25克。共為細末。每服6克(小兒減),糖水送下。治蟲積腹痛。
(5)黑牽牛子研末,用蛋清調和,睡前涂于患處,次晨洗去。治雀斑。
【保健注意】
(1)根據分析,牽牛子含有牽牛子苷、牽牛子酸、沒食子酸、生物堿、脂肪油等,牽牛苷在腸道中遇到膽汁和腸液后,析出牽牛素,刺激腸道黏膜,使腸道分泌增多,增進蠕動而下瀉,其毒性表現為嘔吐腹痛、便血等,重者昏迷不語、損害神經。
(2)腎炎、尿毒癥、水腫、肝硬化腹水早期等危重病人,牽牛子往往大顯身手。體弱者少用,一般用量為15克左右,壯者可達30克。炒熟減毒,緩燥烈、去辛辣。
(3)常用量5~10克。
中醫有舌診,常用作診斷病癥的依據,部分人觀察自己的舌頭..[詳細]
西安附兒中醫醫院“兒童發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育疾病名醫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