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【中藥名】葉象花 yexianghua
【別名】細(xì)葉葉上花、一品紅、葉上花。
【英文名】Herb of Paited Euphorbia
【藥用部位】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干燥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,高約1米。莖單生。有斜升開展的粗壯分枝,被稀疏的短柔毛或無毛。莖下部及中部的葉互生,花序下部的葉對(duì)生;葉柄長2~3厘米;托葉腺點(diǎn)狀;葉形多變化,卵形,橢圓形,披針形或線形,長4~10厘米;寬2.5~5厘米,呈琴狀分裂或不裂,邊緣有波狀淺齒或尖齒或全緣,兩面被稀疏的短柔毛;花序下部的葉通常基部或全部紅色。杯狀聚傘花序多數(shù)在莖及分枝頂端排成密集的傘房狀;總苞鐘狀,綠色,寬3~4毫米,先端5裂;腺體1~2,杯狀,無花瓣?duì)罡綄傥铩P刍?0或更多,苞片膜質(zhì),先端撕裂;子房卵形,3室;花柱3,離生,先端2淺裂。蒴果卵圓狀三棱形,直徑約5毫米,無毛;種子卵形,灰褐色,表面有疣狀突起,無種阜。花果期8月。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我國各地及各大植物園都有栽培,在貴州兼有逸為野生者。
【采收加工】四季均可采收。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【藥材性狀】全草長達(dá)80厘米。葉互生;葉形多變化,卵形、橢圓形、披針形或條形,中部及下部的葉長4~10厘米,寬2.5~5厘米,提琴狀分裂或不分裂;葉柄長2~3厘米;花序下部的葉基部或全部紫紅色。杯狀花序多數(shù)在莖及分枝頂端排列成密集的傘房狀;總苞鐘形,寬3~4毫米,頂端5裂;腺體l~2,杯狀,無花瓣?duì)罡綄傥铩]艄蛐危睆?毫米,無毛;種子卵形,有疣狀突起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寒,味苦、澀。歸肝經(jīng)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涼血調(diào)經(jīng),散瘀消腫。屬止血藥下屬分類的溫經(jīng)止血藥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9克,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主治月經(jīng)過多,外傷腫痛,出血,骨折。
【藥理研究】無殺滅血吸蟲的作用,但對(duì)血吸蟲病有腹水者,利尿效果顯著;其導(dǎo)瀉作用強(qiáng)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本品含Ⅳ-乙酰氨基半乳糖。
【使用禁忌】尚不明確。
【配伍藥方】①治月經(jīng)過多,跌打損傷:葉象花6~9克。水煎服,日服2次。(《文山中草藥》)
②治外傷出血,骨折:葉象花鮮葉適量,搗爛敷患處,2~3天換藥1次。(《文山中草藥》)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(xì)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