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萊菔子
萊菔子為常用中藥,始載《唐本草》。
別名:蘿卜子、羅莧子、羅卜子、卜子。
來源: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萊菔(水羅卜、汴羅卜、青羅卜、白卜蘿等多)的成熟干燥種子。均為栽培。
產(chǎn)地:全國各地均有生產(chǎn)。
性狀鑒別:種子呈類圓形略扁。長徑2.5~4毫米,短徑約2~3毫米,厚約1~2毫米。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,一側(cè)有數(shù)條縱溝紋,種皮薄,內(nèi)含黃綠色子葉兩片,富油質(zhì)。氣微味微辛。以顆粒大飽滿均勻紅棕色者為佳。
主要成分:含有脂肪油、揮發(fā)油等。
藥理作用:消食、化痰、下氣、定喘,其原理為健胃、祛痰。
炮制:炒用。
性味:甘、辛、平。
歸經(jīng):入肺、脾經(jīng)。
功能:降氣定喘,化痰,消積。
主治:咳嗽痰喘、食積氣滯、胸腹脹滿,痢疾后重。
臨床應用:1、用于治療腸胃積滯,適用于有腹脹、腸鳴、噯氣吞酸、腹瀉后重等癥狀者,常配山楂、麥芽、神曲等。近年來,在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治療急腹癥中,利用萊菔子的破氣導滯作用,加入大承氣湯中,加強消導作用,方入加味大承氣湯。
2、用于治療咳嗽痰喘,對慢性喘息性氣管炎見證偏熱、偏實者較合適,取其有化痰而降氣的作用,從而減輕喘嗽,配蘇子、白芥子等,方入三子解喘湯,或配白果、陳皮、熟地等。方如萊菔白果湯。
使用注意:1、萊菔子用于降氣消食時宜炒用,用于化痰定喘時宜生用。一般情況下也可生、熟各半。
2、久服萊菔子,恐其破氣較甚,可酌加北芪、白術等調(diào)補;
3、前人有謂服人參、黨參者忌用萊菔子。但實際上兩者并非配伍禁忌,合用后不會產(chǎn)生什么劇烈反應;只不過是人參、黨參補氣,萊菔子破氣,體虛者既已服參,如又服萊菔子,恐其會抵消補氣作用而已。
用量:3~9g。
處方舉例:萊菔白果湯:萊菔子9g,白果9g,熟地18g,陳皮6g,杏仁9g,水煎服。
附:地骷髏
本皮為萊菔子成熟后,拔出地下枯瘦多筋無肉的蘿卜,洗凈曬干后亦供藥用,名枯蘿卜(仙人頭)。味甘性平,如肺經(jīng)。功能:利水消腫,宣廢氣。主治:肺癰,解煤氣中毒。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