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,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,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,人妻忍着娇喘被中进中出视频

中醫中藥百科網【官網】

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網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古今名醫

虞摶

  • 中醫中藥百科網 www.rrss5.cn
  • 發布時間:2023-11-22 15:54:44
  • 來源:中醫中藥百科網

虞摶,字天民,自號花溪恒德老人,生于明正統三年(1438),卒于明正德十二年(1517);浙江義烏人,明代著名醫家,代表著作為《醫學正傳》。虞摶之學術,以朱丹溪為宗,參以張仲景、孫思邈、李杲、錢乙等諸家學說,于理論、臨床皆有所建樹。在理論方面,提出“兩腎總號命門”“造化天一生水”“兩腎為五臟之根源”“三焦有名有形說”等;在臨床方面,強調形、聲、色、脈四診合參,注重鑒別相似或相關病證。《醫學正傳》所載醫案,頗為精當;所載祖傳之效驗方89首,內容涉及外感、內傷及婦兒疾病。其治療上注重以扶正為本,以氣血為要。虞摶深得家傳,又能縱貫歷代名賢之說而申明其大意。其所倡導的“正傳”醫學,有助于系統研究中醫學術發展之源流與脈絡,頗具啟迪和借鑒意義。

一、主要著作

據《明史藝文志》言:“虞摶,《醫學正傳》八卷,《方脈發蒙》六卷”《金華府志》和《義烏縣志》則記載還有《百字吟》《半齋稿》等,此外,還有些史料記載虞摶著有《域外奇觀》《蒼生司命》《證治真詮》《醫學集成》《醫學權輿》等刊行當世,惜多亡佚,現主要存有《醫學正傳》一書。此外,《蒼生司命》可能是后人以《醫學正傳》為藍本編撰的作品,《醫學集成》《醫學權輿》等著作,據考證基本確定非虞摶作品。

《醫學正傳》

虞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《醫學正傳》,共計八卷,成書于明正德十年(1515).乃虞摶78歲時完稿之作。該書集虞摶畢生之精力和祖傳經驗,根據《素問》《難經》之經旨,參以歷代諸賢之說,融人己意。該書首列“醫學或問”51則,其后論述包括內、外、婦、兒、五官等科病證90余種,病證之下有論、脈法、方法、丹溪活套、醫案、祖傳方等,共載方900余首,附醫案44例(包括丹溪醫案1例),祖傳方89首。

《蒼生司命》

《蒼生司命》,共計八卷,由李錦首刻于清康熙十六年丁巳(1677),注明為虞摶所著。該書將“經論總抄”“四言舉要”“內景圖”等收錄為首卷,以下分元、亨、利、貞四集,詳述病證,以內科雜病為主,兼及五官、婦科等病證75個,載方772首。

《證治真詮》

《證治真詮》在《中國中醫古籍總目》中未記載,筆者亦未見。有文獻報道,該書由虞摶撰寫,后經明末義烏醫家龔蒙吉重新匯集,虞國征刪輯,于明崇禎十二年己卯(1639)梓行。是書八卷,另附類方八卷,秘方拾遺一卷。現僅存殘卷,流傳甚少。據《松門龔氏宗譜》記載,龔蒙吉,字仲修,號觀州。義烏人。邑廩生,精于醫,通易經。著有《醫方指要總括》《節要直講》《醫驗元扣》《觀州漁隱》。虞摶的《證治真詮》亦系經他匯編,才得以保存下來。

《醫學集成》《醫學權輿》

《(新刊)醫學集成》十二卷,《醫學權輿》一卷(一說四卷),明代李梃在《醫學入門·卷首·歷代醫學姓氏》中提到:“虞傳……著《醫學正傳》《醫學權輿》《醫學集成》。”明代張鳳逵原編,清代葉霖增訂的《增訂葉評傷暑全書》亦言虞摶著有《醫學權輿》和《醫學集成》,朝鮮許浚的《東醫寶鑒》亦引用《醫學入門》此觀點。但明代黃虞稷的《千頃堂書目》,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《瀕湖脈訣》,徐春甫的《古今醫統大全》,清代的《明史》《明史藝文志》,日本丹波元胤的《中國醫籍考》,現代文獻如陳邦賢、嚴菱舟合編的《中國醫學人名志》,李經緯的《中醫人物詞典》,何時希的《中國歷代醫家傳錄》等,均認為《醫學集成》和/或《醫學權輿》為傅滋所著。張芳芳對傅滋及其著作進行詳細考證后,亦認為《醫學集成》和《醫學權輿》為傅滋所著,可能是由于虞摶是傅滋的老師,且名氣較大,所以在醫籍流傳的過程中,一些人誤將虞摶當作作者。

此外,虞摶曾在《醫學正傳》中言其立志“采歷代名醫治驗,總成一書”,書名《古今諸賢醫案》,遺憾的是,虞摶時已高齡,書未完稿而去世。其余著作,如《方脈發蒙》《百字吟》《半齋稿》《域外奇觀》等書筆者未見,諸家記載均認為已佚。

二、學術特色

虞摶的理論造詣和臨證水準皆謂不凡,其學術思想對后世醫學在理論及臨床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影響,其學術特色大致可歸結為以下8個方面。

(一)溯醫學源流,倡醫學正道

虞摶將集其畢生精力之作,取名為《醫學正傳》,可見其對“正傳”醫學的重視。其于正文之首,開宗明義,簡明扼要地勾勒出中醫學自軒岐至金元的發展脈絡。其首先強調《內經》為醫學之祖,隨后言及秦越人《八十一難經》,淳于意、華佗,張仲景《金匱玉函經》及《傷寒論》,王叔和《脈經》,巢元方《諸病源候論》,王冰《天元玉冊》,孫思邈《備急千金要方》《干金翼方》,王燾《外臺秘要》,錢乙、龐安常、許叔微、張元素、劉完素、張從正、李呆、羅天益、呂復、朱丹溪、滑壽等。認為以上諸家皆是以醫鳴世,可為后世醫家效法之人。其簡述諸家源流授受之學術特點,梳理了中醫學理論及臨床發展的大體脈絡,論述簡潔而精煉,為初學之人指引了正確的方向,不失為中醫正統學習之典范。

其在《醫學正傳》中論治各類病證時,亦循此思想而展開,以證分門,每一門設總論、脈法、方法三部分,“總論”采擇《內經》要旨為綱,繼之綜合歷代醫家典論,間附己意,簡要敘述。“脈法”則以王叔和《脈經》論述為主,以歷代名醫諸論補充。“方法”包括辨證要點、方藥法則等。傷寒多宗張仲景,內傷多宗李杲,小兒多本錢乙,其余雜病多以朱丹溪為宗,列有“丹溪方法”“丹溪活套”等,此外,對劉完素、張元素、張從正等人的方藥也多有引用,并附有祖傳方、個人治驗等。其論述端本澄源,綱舉目張,正如其自序所言:“總不離乎正學范圍之中。”

(二)釋陰陽一體,論氣血虛實

朱丹溪認為,相火易妄動而耗傷陰精,陰精難成而易虧,提出“陽常有余,陰常不足”之說。其在《格致余論·陽有余陰不足論》中提出:“人受天地之氣生,天之陽氣為氣,地之陰氣為血,故氣常有余,血常不足。”后世諸家對此多有闡發。如戴思恭獨尊朱丹溪之學,從氣血角度對朱丹溪的學術觀點進行詮釋。其明確指出,陰即言血,陽即言氣;陽有余、陰不足,即是言氣常有余,血常不足;以氣易化火,血易耗傷,來闡釋朱丹溪之陽有余陰不足論。

虞摶則認為,朱丹溪之陰陽非直指氣為陽而血為陰,其所言“氣常有余,血常不足”,是從人身陰陽一體,《內經》之陽中有陰、陰中有陽觀點而論。亦即機體內氣有陰陽、血有陰陽。氣虛為氣中之陰虛,血虛為血中之陰虛,論證了陰在氣血中的重要性及易損性,指出氣虛治法可用四君子湯以補氣中之陰,血虛治法可用四物湯以補血中之陰。虞摶認為,后世醫家對氣血陰陽概念有不正確的理解。如王綸在《明醫雜著》中指出:“是謂血病治氣,則血愈虛耗,甚而至于氣血俱虛。"虞摶指出,王綸的論點與李杲、朱丹溪俱不合。虞摶依據陰陽一體論,援引李杲之說:“陽旺則能生陰血,又日:血脫益氣,古圣人之法也。血虛者須以參芪補之,陽生陰長之理也。”又引朱丹溪之言“產后當以大補氣血為主”,認為王綸等醫家“既日陽無所依而浮散于外,非參芪等藥何以收救其散失之氣乎”?所以,血虛當用參、芪等補氣之藥補之,即是陽生陰長之理。虞摶強調氣血陰陽一體論,是遙承《內經》之旨,闡發朱丹溪之本義。

(三)兩腎命門說

“命門”一詞,最早見于《內經》。《素問·陰陽離合論》云:“太陽根起于至陰,結于命門。"《靈樞·根結》云:“太陽根于至陰,結于命門,命門者目也。"《靈樞·衛氣》云:“足太陽之本,在跟以上五寸中,標在兩絡命門,命門者目也。”這里的命門,皆是指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,與后世命門學說關系甚微。而對于兩腎,《內經》中未有左右之分,至《難經》始有左腎右命門之說,且認為命門為人體精神所舍,原氣所附之處。《難經·三十六難》日:“腎兩者,非皆腎也,其左者為腎,右者為命門。命門者,諸神精之所舍,原氣之所系也。”《難經·三十九難》亦有類似記載。而在《難經·八難》中,又提出“諸十二經脈者,皆系于生氣之原。所謂生氣之原者,謂十二經之根本也,謂腎間動氣也”的觀點,雖未直言命門,卻與“原氣之所系”有相似之處,對后世命門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。晉代王叔和則在《脈經》中提出命門的診脈部位,言“腎與命門,俱出尺部”。金元時期,出現了以劉完素為首的命門相火論,認為右腎命門屬相火,為手厥陰心包經之臟,與三焦相表里,張元素亦有類似觀點。繼之李杲則更為重視命門藏精、系胞的生理功能。而朱丹溪則對命門的用藥特點進行了發揮,《丹溪心法·補損》認為:¨諸補命門藥,須人血藥則能補精,陽生陰長故也。”認為命門用藥不僅要重視陽氣,還要補血填精,滋陰以育陽。

虞摶推崇金元四大家,但并不囿于金元時期的腎命門相火論,而是遙承《難經》的命門為“腎間動氣”“原氣所系”的理論,認識到“胚胎未成之際,先生二腎,即造化天一生水之義”;亦不拘于《難經》“左腎右命門”,明確提出“兩腎總號為命門”之說。其云:“夫兩腎固為真元之根本,性命之所關,雖為水臟,而實有相火寓乎其中,象水中之龍火,因其動而發也。愚意當以兩腎總號命門,其命門穴正象門中之棖闌,司開闔之象也。"同時指出,腎為五臟之一,屬作強之官,五行配屬為水。而從兩腎之形有二象論,“得以左右分陰陽剛柔而命為五臟之根元也”。并就腎命門與五臟的關系說:“于是左腎之陰水生肝木,肝木生心火,右腎之陽火生脾土,脾土生肺金,其四臟之于腎,猶枝葉之出于根也。雖然,但不可獨指右腎為命門耳。”虞摶闡明“兩腎總號命門”“造化天一生水”“兩腎為五臟之根源”之說,指出了命門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,對命門的部位和功用都有所發揮,促進了明代命門學說的發展和成熟。

(四)人體壽夭論

虞摶首先肯定了人體壽天,取決于先天元氣的盛衰。《醫學正傳·醫學或問》云:“夫人有生之初,先生二腎,號日命門,元氣之所司,性命之所系焉。"又云:“所謂天命者,天地父母之元氣也……其有生之初,受氣之兩盛者(父母元氣皆壯盛也,余仿此),當得上中之壽;受氣之偏盛者,當得中下之壽;受氣之兩衰者,能保養僅得下壽”。同時,虞摶又強調了影響人體壽天的后天因素,提出外感內傷及地理氣候因素影響人體之壽天。其云:“或風寒暑濕之感于外,饑飽勞役之傷于內……故上古神農氏嘗百草、制醫藥,乃欲扶植乎生民各得盡乎天年也。”此言疾病會縮減人之壽命,強調醫藥可以在祛病的同時延年益壽。

虞摶在其著作中,著重闡釋了地理氣候因素對人體壽夭的影響。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論述了壽天與地理氣候的關系:“陰陽之氣,高下之理,太少之異也。東南方,陽也,陽者其精降于下,故右熱而左溫。西北方,陰也,陰者其精奉于上,故左寒而右涼……陰精所奉其人壽,陽精所降其人夭。”對此,虞摶引王冰之注釋說:“陰精所奉,高之地也。陽精所降,下之地也。陰方之地,陽不妄泄,寒氣外持,邪不數中而正氣堅守,故壽延。陽方之地,陽氣耗散,發泄無度,風濕數中,真氣傾竭,故夭折。”同時,又對《難經·七十五難》中所謂東方實、西方虛,瀉南方、補北方之本義進行闡發。其在《醫學正傳·醫學或問》中云:“西北二方,在人為腎水肺金所居之地,二臟常恐其不足;東南二方,在人為肝木心火所處之位,二臟常恐其有余……夫腎水既實,則陰精時上,奉于心肺,故東方之木氣不實,而西方之金氣不虛,此子能令母實,使金得以平木也,是故水日以盛而火日以虧,此陰精所奉于上而令人壽延也。若夫腎水虛弱,則無以制南方之心火,故東方實而西方虛,其命門與胞絡之相火,皆夾心火之勢而來,侮所不勝之水,使水日虧而火日盛,此陽精所降于下,故令人夭折也。”虞摶以王冰主天地之四方言,越人主人身之五臟論,詳釋《內經》關于¨陰精所奉其人壽,陽精所降其人夭”的理論,指出了地理環境對人體壽夭的影響。

(五)四診合參論

關于中醫診法,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曾記載扁鵲擅長“切脈、望色、聽聲、寫形,言病之所在”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則提出:“善診者,察色按脈,先別陰陽;審清濁,而知部分;視喘息,聽音聲,而知所苦;觀權衡規矩,而知病所主。按尺寸,觀浮沉滑澀,而知病所生以治;無過以診,則不失矣。”可見中醫診法歷來是提倡四診合參的。自晉·王叔和撰《脈經》,對脈學理論及應用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總結,并在編次整理張仲景《傷寒雜病論》時將“辨脈法”“平脈法”編人其中后,致歷代醫家對四診中的脈診更為重視。加之脈診的“脈理精微,其體難辨”的特點,更促進大量有關脈診的著作問世,脈學運用研究不斷興盛,而對其他診法則有所忽視。正如虞摶在《醫學正傳·醫學或問》中所言:“今人惟效脈法,但知其一而遺其三焉。”

虞摶著重從形、聲、色、脈四診合參以闡釋病證。特別是在《內經》基礎上,參以諸賢之論,對形、聲、色診加以詳細的理論及臨床總結。如其言“形診者,觀其形以知其病也”,是從形氣與病邪有余不足論,詳細論述病機及治則治法;其言“聲診者,聽其聲以驗其病也”,是從聲音之高厲微弱、音色音質辨所病為何;其言“色診者,視其面之五色,以察其病也”,是從青、黃、黑、赤、白五色的色澤辨生死,辨四時之令色,觀五臟之五邪。虞摶在精于脈學,重視脈診基礎上,提出形、聲、色、脈四診合參,實為中醫診法之要旨。

(六)亢害承制論

亢害承制理論,首見于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:“亢則害,承乃制也。制則生化,外列盛衰。害則敗亂,生化大病。"王冰注解《素問》,以自然界六氣間的承接制約關系來闡釋亢害承制理論,認為“諸以所勝之氣乘于下者,皆其標盛,此天地造化之大體爾”,即自然界的諸多現象,都是通過其內部進行自我制約調節的結果,而且具有規律性可循。歷代不少醫家,亦對“亢則害承乃制論”加以不同闡釋。

金元時期的劉完素,在王冰注釋的基礎上,提出了反兼勝己之化的理論,把“亢害承制”理論和人體臟腑病變聯系在一起,認為病理變化中,會出現本質與現象不一致的情況,即五運之氣偏亢過度,會出現“勝己之化”的假象。王履則認為,“亢害承制”是人體“造化之樞紐”。虞摶以元氣為本論,發王履之未發,在《醫學正傳·醫學或問》中,闡明亢害承制乃“制者,制其氣之太過也;害者,害承者之元氣也”。強調元氣在亢害承制中的重要性,并對元氣加以解釋。其云:“夫所謂元氣者,總而言之,謂之一元;分而言之,謂之六元。一元者,天一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復生水,循環無端,生生不息。六元者,水為木之化元,木為火之化元,火為土之化元,土為金之化元,金為水之化元,亦運化而無窮也。"此言元氣為本源,化生五行;五行間遞相資生,化生六元之氣。

無制之承,即是對其承者元氣的損害。虞摶還以子來救母,闡發亢害承制論。如其所云:“假如火不亢,則所承之水隨之而已;一有亢極,則其水起而平之。蓋恐害吾金元之氣,子來救母之意也,六氣皆然。”對于“承”字的解釋,王履言“承猶隨也……有防之之義存焉”(《醫經溯洄集·亢則害承乃制論》)。虞摶進一步解釋為:“以下奉上故日承。其五行之道,不亢則隨之而已。一有所亢,則起而克勝之也。”認為《內經》所謂“外列盛衰者”,是指“所承者力衰,而所亢者極盛,制之不盡耳,在天地則為六淫,在人身則為六疾。害則敗亂者,言無制之變也,所承者衰甚而無氣,故所亢者其勢縱橫而不可遏也,在天地則大塊絕滅,在人身則病真而死矣”。說明亢而有制則生化不息;亢而極盛,制之不盡則產生危害,在自然界表現為六淫邪氣,在人身則產生各種疾病,而亢盛無制則危害無窮。

此外,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云:“壯火之氣衰,少火之氣壯。壯火食氣,氣食少火。壯火散氣,少火生氣。"歷代醫家對此多有不同闡釋。虞摶則依亢害承制,元氣為本之理,從造化勝復的角度對此進行闡釋:¨少而壯,壯而衰,衰而復生,循環無端,生生不息。經雖不言衰而復生,其理實在其中矣。”指出人身之火宜少而不宜壯,少火是生生之氣,是生理之火;壯火則是衰敗之氣,是病變之火。少火能滋養真陰,壯火則燒爍元氣,認為“壯火食氣者”是指元氣見食于壯火;“氣食少火者”,是指元氣見助于少火;“壯火散氣”是指壯火耗散元氣;“少火生氣”是指少火滋生元氣。火壯而亢極,則兼水化以制之,乃為《內經》亢則害,承乃制之意。并進一步解釋朱丹溪所謂以人身動氣而論的相火,即言生氣之少火,人非此火不能生;而李東垣之“火與元氣不兩立”,一勝則一負,言其不可亢也,即言壯火耗散元氣之意。虞摶對前賢妙論予以更為明晰的闡發。

(七)三焦相火論

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日:¨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。”《難經·三十八難》云:“所以腑有六者,謂三焦也。有原氣之別焉,主持諸氣,有名而無形,其經屬手少陽。此外腑也,故言腑有六焉。”其后之歷代醫家,對三焦有名無實,或位胸膈之中,或為胸中之脂膜,論說不一。

虞摶則提出三焦有名有形說。其在《醫學正傳·卷之一·醫學或問》中,以“凡萬物之有形質著乎地者,必有象以應乎天”立論,指出:“在地有木火土金水之五行,在天則有風熱濕燥寒火之六氣,蓋人肖天地,其五臟六腑之具于身者,與天地造化生成之理若合符節。”六氣中惟相火游行于天地上下氣交之中,故“人身之相火,亦游行于腔子之內,上下肓膜之間,命名三焦,亦合于五臟六腑”。虞摶基于五運六氣理論,詮釋三焦與相火的關系,以脂膜腔子相火之說論三焦,并從六腑在體內具有盛貯諸物的特性,提出三焦為“包函乎腸胃之總司也。胸中肓膜之上,日上焦;肓膜之下,臍之上,日中焦;臍之下,日下焦,總名日三焦,其可謂之無攸受乎。其體有脂膜在腔子之內,包羅乎六臟五腑之外也”,對三焦的生理特性和三焦分布進行了精當的詮釋。其后,張介賓《類經·藏象類》以有名有形論說三焦,亦言三焦為“臟腑之外,軀體之內,包羅諸臟,一腔之大府也”。關于相火,劉河間以腎論相火,李杲以下焦包絡之火、元氣之賊論相火,張子和以膽論相火;虞摶則承朱丹溪之說以肝腎論相火,并言相火分屬于心包絡、膽、膀胱和三焦諸腑,而非皆寄于胸中。《醫學正傳·醫學或問》指出:“相火固無定體,在上則寄于肝膽胞絡之間,發則如龍火飛躍于霄漢而為雷霆也;在下則寓于兩腎之內,發則如龍火鼓舞于湖海而為波濤也。”認為三焦為相火恒動的通行之所。

(八)運氣之用論

王冰將運氣七篇大論補人《素問》,由此提升了運氣學說在醫學中的地位。北宋及金元時期,是運氣學說發展的鼎盛時期。北宋年間,運氣學說得以大力提倡,劉溫舒的《素問人式運氣論奧》,對運氣概念、理論做了詳盡闡釋。虞摶對運氣學說頗為重視,在論述病證時,常引用《素問》中運氣七篇大論的觀點,如論痞滿,云“備化之紀,其病痞”“太陰所至,為積飲痞膈”等。但由于運氣學說深奧難明,加之其時運氣學說多被人用以占卜,或不經問證察脈直接用以推算疾病,故而引發異議,對此虞摶是明確反對的。

虞摶于論著中明確反對元·馬宗素《傷寒鈐法》所述:“以病者之所生年月日時,合得病之日期,推算五運六氣,與傷寒六經證候無不吻合,謂某日當得某經,某經當用某藥,而以張仲景一百一十有三方按法施治,如太陽無汗麻黃湯、有汗桂枝湯之類,使后學能推此法,不須問證察脈,但推算病在此經,即用此經之藥,實為醫家之快捷方式妙訣也。”認為“此馬宗素無稽之術,而以世之生靈為戲玩耳”。虞摶認為,對運氣學說應深究、精通并正確運用,方能應驗臨床。即所謂“上古圣人,仰觀天文,俯察地理,以十干配而為五運,以十二支合而為六氣,天以六方寓之,歲以六氣紀之,以天之六氣,加臨于歲之六節,五行勝復盈虧之理,無有不驗”。虞摶強調指出“以人之年命,合病日而為運氣鈐法,取仲景之方以治之,是蓋士師移情而就法也,殺人多矣”。并告誡后人“幸勿蹈其復轍”。主張運用五運六氣學說,當從臨床實際出發,而不是機械推算。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健康養生